如何打動孩子的心,讓他願意主動學習呢?

IMG_4118

啟動學習動力六要點


我們先來檢視一下有關學習動機的問題。什麼是動機呢?簡單來說就是對正向結果的期待;這樣做可以得到自己期待的結果,所以就會努力去做。另一個則是對負向結果的逃避;若不這麼做,會得到包括懲罰等自己厭惡的結果,所以只好勉強去做。和學習有關的正向結果包括:

1. 好奇:

我學習是因為我很想知道某些事,對世界的探索欲一旦啟動,孩子就會想要從書本或實際行動中去找尋答案。事實上,好奇和探索的動機幾乎是與生俱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大部分幼兒經常在問「是什麼、為什麼」。只可惜,上學之後,如果父母過度重視課業表現,孩子的學習被限制在課本內,課外活動被視為浪費時間,學習就和好奇之間的連結就會被打斷。到了青春期,孩子對學習完全沒興趣,也就可想而知了。建議父母回憶一下,這個孩子小時候喜歡做什麼事情?哪個領域特別能夠引起他的好奇?重新啟動這份好奇、給予孩子探索的自由,或許可以找到施力點。


2. 樂趣:

知名心理學家布魯納(Jerome S. Bruner)認為「學習的最佳動機就是對教材本身發生興趣」,當孩子對某件事或某工作著迷時,即使廢寢忘食也不覺其苦。有些孩子內在召喚強烈,從小興趣明顯;但有更多孩子的興趣來自後天的接觸和培育。幼兒和學齡階段是最有利的興趣發展期,但孩子的生活若過於貧乏,對知識的認識都來自課本,也不知道學會某些技能做什麼,那麼要他們對學習感到興趣就很困難了。問孩子對什麼有興趣,如果答案是「沒有、不知道」,多半就是這種問題。

尤其現代社會外在誘惑、玩樂花樣都很多,到了青春期還沒有建立和能力發展相關的興趣,除非是有要好的朋友、愛戀的異性,或者崇拜的師長,激發、帶領他投入某件事情或某個領域,否則真的很難培養。許多父母對青春期的發展需求了解不足,總希望孩子不要有太多朋友、不要有心儀的對象,殊不知這些也是激發孩子學習動機的有力因素。和同學一起的樂趣,會讓孩子更願意投入在群體學習上。我知道有些青少年會在週末相約打球,考前則可能用電腦連線或視訊會議的方式互相切磋,這樣的孩子在學習上自然有事半功倍的成效。如果父母能鼓勵孩子找到一起活動、一起念書,互相砥礪、互相支持的同儕團體,對孩子會相當有幫助。


3. 成就感:

成就指的是「完成自認為重要、有價值的事情,並且在能力範圍內達到完美的境地」。成就動機在孩子幼年時就已逐漸形成,我常戲稱兩歲多的孩子是處在「我自己……」的階段,無論是吃飯穿衣,什麼事都想自己來,這也是成就感和自主性發展相當關鍵的時期。如果父母親鼓勵孩子獨立、稱許孩子的努力,要求孩子成熟的表現,孩子就會從中產生成就感。但如果父母以課業為重,只要孩子好好讀書,生活的其他層面都由父母一手包辦,看似疼愛,其實卻限制了孩子的自主性,成就動機也就隨之消失了。許多父母不解,孩子這麼好命,只要乖乖念書就好,為什麼偏偏像一灘死水,怎麼樣也激不起一點漣漪,其實原因就在這裡。


4. 認同:

爭取別人的情感或認可,也是孩子願意努力學習的重要動力之一。多數青少年,無論順服或叛逆,其實內心都還是渴望自己的表現能讓父母開心。這也是為什麼談到青少年學習,父母能夠提供的最佳助力,就是經營好親子關係,讓孩子在獨立自主的同時,還能感受到父母情感上的溫暖回應和強力支持。提問中的青少年,父母有陪伴,他就讀;用兇的,他才動,其實是以不適應的方式來獲取父母關注的典型行為。有可能父母非常忙碌,孩子唯有學業表現不理想,父母才會花時間陪伴,即使被指責也勝過什麼都沒有。也可能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經常顯露出對孩子的表現不滿意,或始終覺得孩子不夠努力,孩子最後選擇了自我放棄。

另外,多數孩子只要自己能做得到,也會希望自己因為某些科目表現良好,而受到老師的重視和同學的尊敬。父母多關心孩子的交友狀況、和師長的關係,或許可以找到一些助力,來提振孩子的學習動機。


5. 獎賞:

可以得到獎金、獎品等物質面的酬賞。對有動力但還沒建立良好行為習慣的孩子,獎賞可發揮一定的效果;一旦孩子學習動機穩定、學習習慣建立後,就要將外在的酬賞轉移成內在的鼓勵和肯定。另外,在這個案例中,為什麼正向獎勵會無效?主要是因為不符合主觀的強化物是沒有效果的。獎賞要發揮效果,有個很重要的前提:這個獎賞是孩子很想要的。小小孩也許會為了幾顆糖果乖乖練琴,對青少年可能要最新最炫的3C產品才能奏效,年紀愈大,主觀看法才是決定獎賞是否奏效的最重要因素,而不是客觀的價值。如果孩子本來就衣食無虞,甚至物質過於充裕,或者對外界的事物了無生趣,那麼再大的酬賞也不具有吸引力。

另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目標行為超過孩子的行為能力。例如孩子已經使盡全力,卻永遠達不到父母的標準和期望,那麼就算承諾要什麼給什麼,孩子也辦不到。除對正向結果的期待,為了逃避像懲罰等負向結果,也是行為的重要動力之一;但在學習這個課題上,懲罰卻不是一個好做法。因害怕受罰只好乖乖念書的孩子,一旦懲罰系統不存在,也就會失去學習動力。台灣不少青少年,國高中被逼著念書,也逼出一定的水準,但進了大學之後沒人管,就一路混到畢業,白白浪費最美好的學習階段。但適度合理的「剝奪」或自然合理的行為後果,則是被認可的。譬如:對於喜歡打電動的孩子,你可以用適度剝奪或限制孩子打電動的時間來改善他的學習狀況。不過,要對青少年祭出懲罰,必須親子關係好、對學習和未來有共識,且透過溝通達成協議才行得通。如果親子間溝通不良、互動不佳,通常懲罰只會造成更大的破裂,也可能導致孩子放棄自我來反抗父母的威權,最後多半落得兩敗俱傷。


本文出自當期雜誌: 2011.12.01 親子天下雜誌 30期 http://goo.gl/6Wn6Tg

「比較」孩子的兩種心態

brothers-457234_960_720

(pixabay)

為人父母,常忍不住比較孩子的表現, 好的「比較」是去看孩子的成長,而不是永遠看孩子的不足。


「比一比」的這個舉動,沒有太大問題,因為那可以是一個「認識」的開始,一個「了解」的起端。所以最大的麻煩,是出在我們如何解釋、看待比一比之後的結果。

 

在一對一的年終親師座談會上,小米的媽媽和爸爸說:「我們好驕傲看見小米的進步。小米從原來的坐不住,只會用哭鬧來溝通。現在他會用語言來說他想要什麼,常常一再的研究他手邊的東西。他雖然還不能像其他同齡的孩子一樣交朋友,但是他開始會說『我想請瑪麗來跟我玩』。他的進步好大,我們好為小米驕傲。」是的,小米的爸爸媽媽是在比較,他們比較自己的孩子與他人的有什麼不同?他們用比較來當做一個「了解」自己孩子成長的參照點,用比較來認識還有哪個方向來帶領自己孩子的成長。

 

天下有幾個父母是學過幼兒成長發展,才當父母的?那是少之又少!所以比較這個舉動,成了小米爸爸媽媽自我成長的其中一個途徑。比較這個途徑,是把小米的爸爸媽媽,帶領到「把今天的小米和昨天的小米來比較」。這樣的結果,讓小米的爸媽,真正的看見小米的努力、小米的珍貴成長歷程。他們對小米的愛,不會成為小米的負擔。

 

反方向的,小頓的媽媽在親師座談會上憂心的問:「我那天在學校的小客廳裡,看見一個同齡的大班孩子,他唸起讀本來,好快也好順。為什麼我的小頓,還不能像他那樣?他是不是有問題,我需要給他在暑假請家教嗎?」我一聽她這麼說,我的心好難過。小頓在閱讀的努力上,是那麼的大,因為閱讀的能力對小頓來說,不是那麼容易就獲得。但是媽媽看不見!

 

媽媽用比較,來當做一個「檢查」自己孩子成長的參照點,用比較來評斷自己孩子哪個地方不是第一名。所以這樣的比較舉動,並不會讓小頓的媽媽自我成長。比較這個途徑,是把小頓的媽媽,帶領到一個永遠不足的觀點:「小頓為什麼不夠好?」這樣的結果,讓小頓的媽媽,看不見自己孩子的努力、體會不到小頓的珍貴成長歷程。她對小頓的愛,成為了小頓的負擔,因為小頓會永遠不夠好!

 

每個孩子都是完美的,因為他們都以自己的特質來到這世界。他們不但會以自己的特質來成為自己,也會以自己的特質、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來改變世界。而身為成人的我們,是守護那個遠景的助手?還是阻力呢!

 

 

文章作者:李坤珊

文章來源:http://goo.gl/tjBMI1

寬容之福

此寬容之心,是一種仁厚的心境,是聖賢人的心境。不但為他人帶來如沐春風的和悅,其實,也在為自己種下了幸福的種子。

陳囂禮讓紀伯

曾有一個故事,說的是陳囂(音消)與紀伯之間的事,他們是一對鄰居。因為紀伯想要擴大自己的土地,又不想讓人知道,於是一天晚上,乘著夜半四下無人之時,偷偷把兩家之間的籬笆拔起來,向陳囂家那邊挪了一些。

然而,陳囂發現後,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趁著紀伯沒發現,自己悄悄把籬笆拔起,向自家地裡又移了一丈,使得紀伯家的地變得更大了。

紀伯一早起來,看到自家的地竟然又多出許多,心裡一震。他沒料到,陳囂不但沒有和自己計較爭地之事,還如此寬容照顧,主動讓出土地,內心因此感到十分羞愧。

向後各退一丈

於是,紀伯不但把侵占的地,全部歸還給陳囂,還將籬笆向自己這邊挪了一丈,以此感念陳囂的寬宏大量。當時的周太守得知此事後,也非常敬佩陳囂禮讓的品德,於是用石刻上「義理」二字,藉此來表揚陳囂。

寬容他人並不是怯懦膽小,而是發自內心的一種關懷、一種體恤。有道是:「饒人不是痴漢,痴漢不會饒人。」能寬容他人、體諒他人,他人也會發自內心地感到溫暖,不但避免了衝突,對方還會因此生起羞愧之心,改過向善。

然而,有人卻覺得,人也不能不計較,不能太過善良,因為太過善良容易被人欺負。其實,真正能寬容待人、善待他人,不但自己免於陷入與人爭鬥的苦惱,無形中,還結下許多善緣,幫助自己化解災難。

寬容帶來回報

能夠寬容待人,和氣對人,他人自然是會受到感動,從而以同樣的愛心回報。反之,不能寬容的人,內心常有不平,甚至是埋怨、憤恨。由此,更易與人產生敵對或衝突。當心胸不夠開闊,內心的煩惱也會比較多,別人不以為是煩惱的,自己也覺得煩惱。

生活中常與人有矛盾,那麼在自己遇到困難時,別人也不太高興伸手相助。如此,人生就多出了許多的障礙來。

寬容之人有福,因為他的寬容,不僅讓自己更快樂,也給家庭帶來更多的和氣,讓鄰里間更加友愛,也使整個社會變得更為和諧與溫馨。

文章選自大紀元

無聲的尊重

無聲的背後,飽含著溫暖與尊重……這來自我在德國的切身感受。

一個冬日的傍晚,我如往常一樣加入候車隊伍。候車的有五六個人,有序而安靜。

此時,一個人牽著一隻狗,從遠處走來。暮色下,那身影被路邊的燈光鑲上一層金邊,尤為醒目。

漸行漸近,只見年輕男子高大魁梧,腰板挺直,緊貼著他的德國牧羊犬配有專業的拉杆——這是導盲犬的標準裝備。哦,是一位盲人。

我見那男子徐徐走向車站,在候車隊伍的不遠處停了下來。

沒有人招呼那盲人男子,我也猶豫著是否上前領他過來,卻見候車隊伍中為首的中年男子,瞬間收起手中正在閱讀的書籍,已然大跨步走到盲人男子身後,其他候車人也陸續緊隨其後,沒有一絲騷動。

我身旁一個火紅短髮打扮成朋克風格的女孩,瞥了一眼導盲犬,想必是怕煙味影響到它的嗅覺,稍作遲疑後掐滅了剛剛點燃的煙,跟了過去。

一個新的候車隊伍,在一人一狗的身後排開。陌生的人們在無聲之中達成的默契,令我驚異。

沉默依舊,直到公車到來。「您稍等一下,我這就……」司機剛要離開駕駛座準備攙扶盲人男子上車,卻被他禮貌地回絕了:「謝謝,不用。」盲人男子執意在導盲犬的引領下,自行上車。

正值下班高峰,車上已滿是乘客。然而,自那名男子上車後,人們迅速向後部集中,在狹促的車廂裡為他騰出了一小塊空間。

緊挨著司機身後,坐著一位六七歲的小男孩,站在旁邊的媽媽猛地拉起小男孩,讓出了座位。雖然媽媽舉動突然,但乖巧的小男孩沒有流露出一絲不悅。

導盲犬抬頭看了一眼,便將主人引領到空座上,然後靜靜地趴在一旁。

「您好,您要去哪裡?」

「您好!我要去莫爾大街。」

「好的,陛下!」司機詼諧的回答惹得車內一陣歡笑。汽車載著歡樂的人們繼續前行……

車上,人們都在默默地打量著憨態可掬的導盲犬:即使在急轉彎的時候,牠也搖頭晃腦地努力保持直視前方的姿態,神情專注。與平日裡對待寵物狗的情形不同,沒有人試圖靠近去撫摸牠,或是用手機拍照。

我旁邊那位剛剛讓座的小男孩,慢慢舉起手中啃了一半的麵包,想上前去喂牠,被媽媽及時制止並悄聲耳語:「牠在工作,有自己的職責,不要打擾牠。」聽到“工作”一詞,小朋友立刻縮手退了回來。

小城不大,男子很快到站了,跟司機簡短道別後,與導盲犬下了車。公車內沉默依舊。而此時的我,在沉默中體會到了無聲的關愛、深沉的尊重。

窗外,寒風習習;心裡,暖意融融……

文章選自網路http://ibook.idv.tw/enews/enews1051-1080/enews1056.html

兩碗牛肉麵

我讀大學的那幾年,每逢雙休日就在姨媽的小飯店裏幫忙。

那是一個春寒料峭的黃昏,店裏來了一對特別的客人———父子倆。

說他們特別,是因為那父親是盲人。他身邊的男孩小心翼翼地攙扶著他。那男孩看上去才十八九歲,衣著樸素得有點寒酸,身上卻帶著沈靜的書卷氣,該是個正在求學的學生。

男孩來到我面前。「兩碗牛肉麵」他大聲地說著。

我正要開票,他忽然又朝我搖搖手。我詫異地看著他,他歉意地笑了笑,然後用手指指我身後牆上貼著的價目表,告訴我,只要一碗牛肉麵,另一碗是蔥油麵。

我先是怔了一怔,接著恍然大悟。原來他大聲叫兩碗牛肉麵是給他父親聽的,實際上是囊中羞澀,又不願讓父親知道。

我會意地沖他笑了。廚房很快就端來了兩碗熱氣騰騰的麵。

男孩把那碗牛肉麵移到他父親面前,細心地招呼:「爸,麵來了,慢慢吃,小心燙著。」他自己則端過那碗清湯麵。

他父親並不著急著吃,只是摸摸索索地用筷子在碗裏探來探去。好不容易夾住了一塊牛肉就忙不移地把那片肉往兒子碗裏夾。「吃,你多吃點兒,吃飽了好好念書,快高考了,能考上大學,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 」

老人慈祥地說,一雙眼睛雖失明無神,滿臉的皺紋卻佈滿溫和的笑意。

讓我感到奇怪的是,那個做兒子的男孩並不阻止父親的行為,而是默不作聲地接受了父親夾來的牛肉片,然後再悄無聲息地把牛肉片又夾回父親碗中。周而復始,那父親碗中的牛肉片似乎永遠也夾不完。

「這個飯店真厚道,有這麼多牛肉片。」老人感歎著。一旁的我不由一陣汗顏,那只是幾片屈指可數、又薄如蟬翼的肉啊。

做兒子的這時趕緊趁機接話:「爸,您快吃吧,我的碗都裝不下了。」

「好,好,你快吃,這牛肉麵其實挺實惠的。」父子倆的行為和對話把我們都感動了。

姨媽不知什麼時候也站到了我的身邊,靜靜地凝望著這對父子。

這時廚房的小張端來一盤剛切牛肉,姨媽呶呶嘴示意他把盤子放在那對父子的桌上。

男孩抬起頭環視了一下,它這桌並無其他顧客,忙輕聲提醒:「你放錯了吧?我們沒要牛肉。」

姨媽微笑著走了過去:「沒錯,今天是我們開業年慶,這盤牛肉是贈送的。」男孩笑笑,不再提問。

他又夾了幾片牛肉放入父親的碗中,然後,把剩下的裝入了一個塑料袋中。

我們就這樣靜靜地看著他們父子吃完,然後再目送著他們出門。之後小張去收碗時,忽然輕聲地叫起來。

原來那男孩的碗下,還壓著幾張紙幣,一共是六塊錢,正好是我們價目表上一盤幹切牛肉的價錢。

一時間,我、姨媽,還有小張誰都說不出話來,只有無聲的歎息靜靜地回蕩在每個人的心間。

文章選自網路

貧和貪

紐約有許多無家可歸的流浪漢,為了三餐,淪為乞丐。近來,大概是覺得中國人較有善心,常見到有幾位衣衫襤褸的白種人,默默地長跪在中國城的街頭,胸前掛著一塊牌子,用中文寫著他是一個無家無業無錢的人,期待大家的施捨。

由於每天在曼哈頓都會看到許多行乞的人,紐約客縱有愛心,久而久之,也變得無力去一一察看,那一位是真地窘迫到需要濟助。一個冬日的下午,我經過路邊一個在寒風中瑟縮發抖,默默長跪的乞丐,走離他幾步路遙的報攤,要購買一份雜誌。

我拿了我要的雜誌,掏出五張一元鈔票,交到店主的手上。就在這一剎那,猛地刮起一陣冷風,店主的手發抖,兀地一鬆,其中一張一元鈔票即離手飛揚而去。我倆的眼睛齊瞪著那張鈔票在空中飛揚,落到地上,又隨風飄浮,飄到街角乞丐的位置,此時,說也奇怪,風忽然停止,那張鈔票竟停留在乞丐的腳前。

這時,店主呀地一聲,說:「糟了!這下肯定拿不回來了……」我的腦裡,一片空白,什麼念頭也沒有,只是朝著乞丐望著。突然,乞丐拿起了鈔票,跟著起身,一步一步向我們走近。他一語不發,伸出滿是污垢的手,將那張鈔票交還給我。腦裡迴響著店主的話,我誠敬地將鈔票又塞回乞丐的手中;他的手遲疑的停頓在半空中,我輕聲的說:「這是你的,這是神的意思。」

他囁嚅地說聲謝謝,拿著這一塊錢,又蹣跚地走回原地,跪在街頭。望著店主訝異的眼神,我從口袋裡掏出另一張一元鈔票,補給店主。「他是個好人!」店主緊緊握著失而復得的錢,說:「你也是個好人!」我笑了笑,冬日微弱的陽光,照在我身上,也照在乞丐的身上。

「貧」和「貪」,這兩個字看起來很像,意義卻大大不同。

文章選自汪恆祥 自在的人生

 

誠懇待人最快樂

有一對靠撿破爛為生的夫妻,每天一早出門,拖著一部破車到處撿拾破銅爛鐵,等到太陽下山時才回家。他們回到家的時候,就在門口的院子裡擺了一臉盆的水,然後搬了一張凳子坐在上面,雙腳浸在盆中,一面拉著弦一面唱著歌;唱到月正當空,渾身涼爽的時候他們才進房睡覺,日子過得非常逍遙自在。

他們對面住了一位很有錢的員外,他每天都坐在桌前打算盤,算算看哪家的租金還沒收,哪個地方還欠帳,每天總是算錢算得很煩。他看對面的夫妻每天快快樂樂的出門,晚上輕輕鬆鬆的唱著歌,心中非常的羨慕也感到奇怪,於是問他的伙計說:「為什麼我這麼有錢卻不快樂,而對面那對窮夫妻卻會如此的快樂呢?」

伙計聽了就問員外說:「員外,你要看他們憂愁嗎?」員外回道:「我看他們不會憂愁的。」伙計說:「只要你給我一貫錢,我把錢送到他家,保證他們明天不會拉弦唱歌。」員外說:「給他錢他一定會很快樂,怎麼說不會再唱歌了呢?」伙計說:「你儘管給他錢就是了。」

員外果真把錢交給伙計,當伙計把錢送到窮人家時,這對夫妻拿到錢真的很煩惱,那天晚上竟然睡不著覺了。想要把錢放在家中,門又沒有關;要藏在牆壁裡面,牆又是用手一扒就會開;要把它放在枕頭下又怕丟掉……一整晚就是為這貫錢操心,一下子躺上床,一下子又爬起來,整晚就是這樣起起落落,無法成眠。

他太太看他坐立不安,也被惹煩了,就說:「現在你已經有錢了,你又在煩惱什麼呢?」先生說:「我有這些錢,明天到底要做什麼生意?要把錢放在家中又怕丟了。現在我滿腦子都是煩惱。」

隔天一早他把錢帶出門,整條街繞來繞去不知要做什麼好,繞到太陽下山,月亮上來了,他又把錢帶回家,垂頭喪氣的不知如何是好,想做小生意不甘願,要做大生意錢又不夠,他向太太說:「這些錢說少,卻是我一輩子也沒有這麼多,說多又做不了大生意,真正是傷腦筋啊!」

那天晚上員外站在對面看,果然聽不到拉弦和唱歌了,因此就到他家去問他怎麼了?這對夫妻說:「員外啊!我寧可每天一大早出去撿破爛,總比背著這些錢還輕鬆啊!」那時候員外突然恍然大悟,原來有錢竟是一種負擔。

人生如果沒有負擔,就是最快樂的人生。什麼樣的人生才沒有負擔呢?「誠」,以最誠懇的心來待人最沒有負擔。因為沒有人與他結怨,也沒有心機來和人計較。這種日子最好過,這樣的人生最快樂。

文章選自網路

三隻腳的黑皮貓

美德山上的快樂農場裡,住著一隻只有三隻腳的小貓。因為一身黑,農場裡的動物都叫他黑皮。總是戴著模糊眼鏡的他行動不方便,走起路來一跛一跛的,和其他動作靈活的動物大不相同,加上從小不愛洗澡,身上時常發出陣陣臭味,跳蚤不時在他身上舉行跳高比賽,所以每當他在農場悠哉踱步時,大家看到他都緊捂著鼻子退避三舍,深怕他帶來各種病菌和厄運。

黑皮每次看到有動物身影不經意的從他家門前晃過,就興奮地開門說:「嗨!歡迎光臨,我們一起……」話都來不及說完,動物們早就一溜煙的跑走,消失在他家門前,只剩枝頭的烏鴉對著他冷冷的笑著。

去年農場上搬來了米克豬一家人,小米克對於這個風景優美的農場充滿了好奇心,一放下行李就立刻往農場中最受大家喜愛的靜心湖跑去,想到那兒和大家見面,接受芬多精的洗禮。

半路上,他遇見了黑皮,正想跟迎面而來的黑皮打招呼時,就被豬媽媽攔了下來,豬媽媽把他拉到一旁低聲的說:「小米克啊!還沒搬進來之前,我就聽說了古怪黑皮的事情,你可千萬不要和黑皮玩在一起,因為他只有三隻腳,說不定身上背負了黑暗的詛咒,要是哪一天你也變成了三隻腳的豬,那你就準備被農場主人拖出去宰了!」

小米克嚇得說不出話來,尷尬的對黑皮擠出勉強的笑容,拔腿就跑。豬媽媽的竊竊私語,都被在一旁做日光浴的黑皮聽到了,他撫摸著自己的三隻腳,難過得流下淚來,也因此變得悶悶不樂。

原來農場裡的動物不但不喜歡和他打交道,還到處講他的壞話,所以黑皮性情變得更孤僻,成了沉默寡言的獨行俠。習慣了孤獨的黑皮經常一個人坐在幽暗森林裡搔搔身體,覺得自己一個人也沒什麼不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反而自由自在。

直到有一天,農場裡來了一隻小流浪狗可魯。雖然,可魯才來不久,大家卻很喜歡跟他親近,因為他不但每天笑容可掬,而且熱心助人。惟獨黑皮忌妒他,愈看牠愈不順眼,他開始挑撥可魯最親近的小綿羊以及小白兔,只要聽說他們一起在靜心湖畔玩耍,黑皮就飛奔過去故意碰觸他們的身體,讓跳蚤到可魯的身上來趟短暫旅行,並且散佈了許多關於可魯壞話的傳單,企圖離間他們的感情。

儘管千方百計想讓可魯被趕出農場,可是始終無法得逞。漸漸的,他開始自暴自棄,脾氣愈變愈壞。有一次,農場裡大家最尊敬的老山羊—和氣公公勸他:「我說黑皮呀!你要得到大家喜歡,並不是困難的事情,我建議你,先把儀容整理乾淨,並且多和大家打招呼,慢慢的,情形就會改觀哦!」

黑皮依照和氣公公的勸說,每天都到瀑布區把自己從頭到腳梳洗一番,也試著面帶微笑向大家打招呼。可是,經過一段時間,情形並沒有太大改善,大家對黑皮還是視而不見。這一次,他並沒有氣餒或難過,只是覺得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大家還是不讓他親近。

所以,他又再度請教和氣公公。和氣公公若有所思的説:「大家可能是因為你斷了一隻腳,覺得你與眾不同,才會不想親近你的!只要你把為什麼只有三隻腳的原因說出來,大家就不會覺得很奇怪,反而會了解你、接納你。」

隔天一早,剛好是一個月舉行一次的靜心湖動物會議。黑皮一大早就起床,他仔細地把上上下下整理乾淨,在鏡子前照了半天,噴了點香水,並且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才出門。當所有動物看到黑皮走過來時,現場一片鴉雀無聲。

大家你看著我、我看著你,感到相當訝異,因為黑皮的毛髮竟然變成了閃耀的銀白色,從一旁探出頭的小米克輕聲的說:「黑皮哥哥的毛皮顏色好美呀!」黑皮從靜心湖中看到自己的樣子,也驚訝的說不出口。

這時,老山羊及時跑出來說黑皮的來意,大家才沒有一哄而散。黑皮就一五一十說明他變成三隻腳的原因,大家這才知道黑皮原來是一隻四肢健全的貓,很得主人的寵愛,生活過得非常快樂,但有一次陪著小主人玩耍時,為了要救小主人,被車子撞斷了一隻腳,後來被狠心的主人拋棄了,被仁慈的農場主人收留,於是才在這農場安頓下來。

在場所有的動物聽了,都因為深受感動而痛哭流涕,並且為黑皮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和歧視感到羞愧。從此以後,黑皮每天都梳洗得容光煥發,也變得很有禮貌,大家不再疏遠他,都把他當作好朋友。尤其,當黑皮在草地上散步時,總會有許多動物圍過來陪著他呢!這時,黑皮就會開心的唱著數來寶:

我是黑皮貓呀黑皮貓

穿著銀色毛棉襖

雖然只有三隻腳

但是無憂無慮沒煩惱

因為我與大家相處好

天天香皂來洗澡

早上起來問聲早

個性溫和不驕傲

關心別人有禮貌

人人誇我好寶寶呀,好寶寶!

文章來源:臺北市國民小學「品德小故事」徵文活動成果專輯

女兒幫我上的親子課

靜宜在公司的業績向來都非常傑出,這天,我跟陳組長聽見靜怡在電話中對著她大嫂毫不客氣的咆嘯和責罵時,幾乎都傻眼了。陳組長搖了搖頭,然後跟我說了他自己的一個小故事。

結婚後的十八年,父親過世,母親搬過來跟我同住,隨著生活中密切接觸,彼此的摩擦也漸漸多了起 來;感覺母親有著一般老人普遍存有的無法溝通和固執,還有令人難以忍受的嘮叨。大部分時間我都能盡量包容與體諒,但是那天我加班回來,帶著工作的挫折與老 闆的責難,心情簡直是惡劣到極點。

母親一進門就開始喋喋不休的數落我的晚歸,又怪我沒有及時把浴室漏水的管子修理好,我頂撞了幾句,換來的是更嚴厲的責罵和叨唸,不由得我也把音量提高許多,最後終於在我的不悅中結束談話,我如同得到解脫般逃回房間,而這一幕讀高中的女兒全都看在眼裡。

晚飯後,當母親回到房間休息時,女兒說她有話要跟我說。她的表情是嚴肅的,態度是認真的,雖然我很想去客廳休息一下,終也靜靜坐下來等她開口。

「爸爸,剛才你跟奶奶說話的聲音非常大聲,口氣也很不友善呢!她是你的母親,你能這樣跟她說話,是不是將來你年紀大了,我們也可以這樣跟你說話?」女兒音調輕柔,不急不徐的說了這番話,頓時讓我渾身不自在!但是仔細想想,她的每句話都十分真實合理,大大震撼了我。

所謂「人倫」也就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所謂「上不變天性,下不奪人倫。」「人倫睦,則天道順。」在禮讓和諧、尊長愛幼的基礎上,人與人之間自然能維繫一份良好的人際關係。

如今我卻因一時的情緒失控,在孩子面前做了最壞的身教、最嚴重的錯誤示範。想起平日對她各種行為要求與訓勉,都將因為這次事件貶低我為人父親的威信,影響她對我的觀感,不由心生羞愧;此後,我再不曾對母親有過言語冒犯的行為。

同事靜怡若是懂得奉行兄友弟恭的人倫道理,相信就不會有今天辦公室失禮的言行,這一幕也讓我們對她的為人品格重新評價。時代改變,科學進步,有些價值觀的確在慢慢改變,而人倫美德卻萬萬丟不得呀!

文章選自:大紀元

木棉花

在擔任義工的社團裡,混齡教室正亂烘烘,吵得老師沒辦法上課。「各位小朋友,不安靜會聽不到美好的聲音喔。」我拍拍手,大聲地說。「我不想聽到美好的聲音啊!」一個男孩回答我。「來,你跟我去散步。」牽著他的手,離開了教室。

我們走到有著兩顆木棉樹的前院,「去撿二十朵木棉花給我。」我說。「為什麼?」他不甘願地問。「你去撿來,我再跟你說。」趁著撿花的時候,我開始思索,該怎麼說服他,讓他接受我要說的話。「好了,二十朵。」他說。

「你看,樹上和地上的木棉花,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有的木棉花在樹上,有的會在地上,要丟到垃圾桶呢?」「是風,風吹下來的。」「那怎麼有的還在呢?」「花成熟到一定的程度,就會掉下,這是自然現象。但是,有的花養分不足,會提前掉下來。」

「如果,你不聽爸爸、媽媽、老師、長輩的教導,就會像那些缺了養分的花一樣,提前掉下來。別人高高在上的時候,你會被丟到垃圾桶,希望這樣嗎?」看他沉默不語,我繼續問:「你希望自己像個被丟棄的木棉花嗎?」他看著我,搖搖頭。

你看木棉花長得好直。如果,樹苗在成長過程中,彎彎曲曲,我們就要想辦法扶正它。小孩子,也是一樣。你還沒長大,很多東西都不懂,長輩就是要幫助你長大。可是,如果你總是不接受,那麼就會長不好喔!」他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你希望自己將來變成很棒的大人,讓大家都喜歡,還是要成為一個一點用都沒有,只會惹麻煩的人呢?」「很棒的大人。」「那是不是要乖乖聽老師上課,聽從父母和長輩的教導呢?」他點了點頭。我撥弄著地上的二十朵木棉花。

「你上課吵鬧,會影響別的小朋友,他們就會因為你的關係,也沒吸收到養分,也像地上的這幾朵木棉花那樣,都一起掉到地上。你希望好朋友都變成別人眼中的壞孩子嗎?」「不要!」他很有意意氣地說。「那等一下進教室,乖乖上課好不好?也請你記得老師今天跟你說的話。」「好。」 我們常常會回憶起小時候的某個場景,如果有一天,他能記起今天的這一慕,一切就值得了。

文章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