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溝通千萬別「說反話」

tumblr_nvrd8yymoc1teue7jo1_1280

孩子對家長的言行不懂得分析,所以作為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孩子從家長學來的反話,很可能會讓孩子無意識的傷害別人,慢慢失去朋友。用反話和近似恐嚇的話,來讓孩子達到聽話的目的,對孩子正確是非觀的形成很有害。


說反話會影響孩子的正確事非觀

5歲的歡歡不願意寫作業,歡歡媽嚇唬她說:「你再不去寫作業,晚上就不讓你上床睡覺」。沒想到歡歡乖乖地寫作業去了。看發脾氣這招挺管用的,歡歡媽也越用越多,歡歡不吃飯時,她說,「歡歡不用吃飯了哦!這樣媽媽就省糧食了」,歡歡貪玩不去學習時,她說,「歡歡下次語文考試肯定只拿50分,絕對不會上60分」。歡歡媽發現,每次這樣刺激歡歡時,她總會乖乖地去吃飯或寫作業。

有時候當孩子無理取鬧時,家長被逼得實在沒辦法可能就會說:「你再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這下,孩子就乖乖地就範了。其實,哪個父母會忍心不要自己的子女,這不過是嚇唬孩子罷了。

【專家提醒】家長在適當時候說反話,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影響孩子正常的是非觀念,因此建議家長和孩子交流時,最好是正面引導、正面交流和坦誠相待。


反話?真話?傻傻分不清楚

3歲的妞妞不小心把牛奶弄灑了,媽媽說:「看你做的好事。」妞妞再次喝奶的時候,就故意把杯子打翻,然後興奮地喊:「媽媽快來呀!我又做了一件好事!」

有的家長喜歡逗孩子,比如說「你吃飯吃得好快啊,一碗飯一個小時就吃完了」「我不喜歡你,不要你了」等。這樣長期下去,會導致孩子形成錯誤的行為規範,也不利於孩子形成正常的是與非、正和反的概念。孩子會認為話就得反著說。

寶寶雖然已經會說很多話,但是對於語意的理解卻仍處於發展中,所以經常會出現詞不達意的現象。如果家長經常說反話,孩子就會很困惑,不利於孩子理解能力的發展,而且家長與話語完全不同的表情讓孩子無法猜測到家長真實的意思,不利於親子之間的溝通。

【專家提醒】從孩子行為規範的建立,是非觀念的形成或是個性的培養上考慮,家長都要盡量正常話正常說,多與孩子進行正向引導、正面交流做到坦誠相待。


說多反話會失去孩子信任

丹丹很愛哭,一件小事也會惹得她哭上一陣子,媽媽勸說無效后很是心煩,終於在丹丹又一次大哭的時候,媽媽說:「你哭吧!使勁哭!」然後去了另一個房間。丹丹哭了一會兒,見沒有人來安慰,就停止了,媽媽以為找到了一個對付丹丹哭鬧的法寶,每次丹丹哭的時候,都會這麼說。久而久之,丹丹在幼兒園,看見其他小朋友哭了,也過去說「你哭吧!使勁兒哭!」

家長在一氣之下,偶爾說些不適當的話來發泄一下是在所難免的,可是千萬不要總是拿反話來刺激孩子,否則寶寶就會在同樣的情況下用這些話來「安慰」別人,因為他的語言能力還不足以發現什麼是「反話」、什麼是「正話」,他只會學着套用家長的用法,這很可能會阻礙寶寶與他人之間的溝通,讓別人產生錯誤的想法,認為寶寶不講禮貌、沒有同情心,會讓他在不知不覺間失去朋友。

【專家提醒】家長適當正話反說,是用心思考教育方式的表現,但要把握好尺度。正話反說是一種壓力,但是這種壓力不應該把孩子壓垮,應該把這種壓力變成學習前進的動力。另外,家長經常正話反說,可能會讓孩子形成一種印象:父母經常欺騙自己,從而影響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影響孩子的自信心的樹立和其正常的社交。


文章來源 http://goo.gl/Yk6SUW

猶太媽媽這樣鍛鍊孩子三大生存能力!

71d955540498d0637aea07a864bda775

以色列的猶太人對教育的重視不亞於華人。他們的教育理念和華人也區別很大。對子女教育的觀念上,猶太人甚至比華人走的更務實、更敢於放手。

從朋友那借來一本家庭教育書籍,《猶太媽媽給孩子的3把金鑰匙》,讓我對猶太人的教育理念大開眼界。書中看不到華人父母揮之不去的那種名校情結。但猶太媽媽教育出來的孩子,卻令很多名校畢業生望塵莫及。書的作者——沙拉‧伊麥斯,她的父親在上世紀30年代從蘇聯逃到上海猶太小社區,在那裡安家20多年,期間伊麥斯出生。她12歲時,父親不幸去世。80年代前後,伊麥斯她生下3名孩子,但後來成為單身母親。

90年代初,為了孩子的教育,她帶著3名孩子回到以色列。在以色列,她的教育觀念在受到衝擊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她的兩個兒子大學畢業後先後赴兵役,開始工作,並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已成為億萬富翁;女兒也將要進入大學讀書。

伊麥斯認為她3名孩子的成功,歸功於她在以色列學到的3條珍貴的教育理念:生存力、意志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她形容3條教育理念猶如開啟成功的金鑰匙。


第一把金鑰匙:有償生活機制,鍛鍊生存能力
猶太家庭的有償生活機制很有趣。父母們為孩子們列出家庭雜物的清單,每件雜物都有一定金額的價值。孩子完成了選擇的任務,就可獲得一定的報酬華人一般可能接受不了?這項教育的關鍵,是通過這個機制,鍛鍊孩子的理財、自理、合作以及生存等重要能力。

伊麥斯剛到以色列不久,為解決生活困難,賣起了自己製作的春捲。孩子們要幫忙賣春捲,每個人按比例獲得自己的報酬。孩子們從開始的害羞,不好意思開口,到最後自然的走出家門,和陌生人打交道,參加同學聚會,聯繫更多的買家。從中,他們不僅鍛鍊了社交能力,還蒐集資訊,研究市場,給媽媽提建議,改進產品的風味,以更好的滿足顧客的需求。伊麥斯認為:管理能力不是管理學院培養出來的,家庭才是培養孩子CEO管理能力最有效的場所。


第二把金鑰匙:延遲滿足,鍛鍊孩子的意志力

伊麥斯認為,華人家庭很多是獨生子女,孩子被父母們給予了過分的超前、及時和超量的滿足。這導致孩子們沒有飢餓感,養尊處優,習慣於高人一等。相反,如果父母們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則可以鍛鍊孩子的吃苦精神、自制能力,變得更堅強和成熟。

伊麥斯舉了一個例子。一項心理實驗:給一群小學生每人發一塊棉花糖,並告訴他們:他們隨時可以吃掉,但如果能堅持到當天放學回家時再吃,就會再發一塊棉花糖作為獎勵。結果,一些孩子忍不住吃掉了;有一些學生則忍住誘惑。實驗繼續追蹤到這些孩子大學畢業,結果發現,那些忍住的孩子,學業成績更優秀,畢業後找到滿意工作的紀律也更高。


第三把金鑰匙:慢養教育,鍛鍊解決的能力
猶太孩子成長到18歲,一般就有能力獨立生活。這與猶太父母們從小做的「放手教育」有關。他們在孩子的管教中,甘願做一個「80分」的父母,會故意留下一些問題,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和解決。

伊麥斯在書中提出一個「慢養教育」的原則。她說,猶太父母認為:養孩子就像種花,要耐心等待花開。這種慢養,不是時間上的慢,而是指父母們在心態上要有耐心,不以孩子一時的表現來評判孩子;在行為上,不要代替孩子去解決他們遇到的大小問題,要給孩子們留下自我解決的機會;「不要以父母之愛之名,對孩子進行不留餘地的控制與管束。」

例如在孩子第一次參加露營時,她本來想幫孩子整理需要的各種物品,但想到鄰居大嬸的勸告,她停了下來,讓孩子自己去準備,她做了一個監督者。孩子不但沒有怪她,反而興致勃勃。作為父母,後退一步,讓孩子們獨立面對困難和挑戰,他們才機會鍛鍊振翅高飛的能力。

文章來源:http://goo.gl/60jkeu

偶像偶像

談到小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就是”角色認同”,一般來說從我們小時候開始就會先從認同父母親或教養我們長大的大人,因為有模仿學習的對象也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更容易去學習一些適應行為。

 

隨著年紀的成長,我們在小孩的口中漸漸會發現他們認識的同學或朋友中似乎有一、兩位風雲人物,談話內容可能會提及這位同學如何如何、做了什麼事、穿什麼衣服…等,這其實是孩子開始注意到同儕間一些特別的人物,之後他們將會漸漸將自己的認同對象指向他人了。這不是說孩子不再重視父母親,而是孩子開始會去注意外界的情況及對自己的要求是什麼,漸而發展出符合外界期待的行為模式。

 

所以在這時候要讓孩子知道的是:這社會對人的期待是什麼?哪一種表現才是符合大家的看法?這時要給孩子的社會期待儘量是道德層面、精神層面的,不要以物質為主或分數為主的觀念。因為當我們給孩子都是金錢、物質或分數掛帥的念頭,孩子就很容易用利益、用得失來看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就容易變得冷漠、現實,每個人的情感就變得很薄,人人無奈、孤單,情緒也容易是憂鬱的。

 

其實這時候就可以將”弟子規”這一篇給小朋友看,讓孩子知道古人對人的期望是什麼?也可以跟孩子說明,為何經過這麼久年代、過了幾千年的考驗,這樣的道德規範對人是重要的。

 

當孩子在小學四年級以上,我們可以漸漸給予一些偉人傳記或名人故事,讓孩子從故事中去發掘人生長的過程、可能會遇到的苦難、面對挫折可以因應的態度以及知道面對命運時的積極,這些生命經驗都是孩子長大後可以參考的面向,因為有借鑑的生命經驗參考,當孩子人生遇到苦難時,他就會提取可以相對運用的方法,情緒也較不會有太大的起伏。

 

或許會有人提出:為何一定要符合他人的期待,不能發展自己的特色嗎?當然可以發展自己的特色啊!但是前提是您要先能夠自我認同才行。何謂”自我認同”呢?社會心理學家Erikson的理論認為『個體是逐步找尋出自己生命的同一感與連續感,進而肯定自我生命意義』當一個人可以自我肯定時,他所發展出來的自我特色才是真的特色,要不這些口頭所說的特色其實就是追求自我的一個過程而已,並非個體實際的獨特性。而在自我肯定之前,我們需要先發展的就是”角色認同”。

 

孩子越來越大,他的生活圈子也越趨向同儕,或許有一天他會有好友或偶像,這都是人生命中的一個重要的過程,我們可以在他萌芽之初給予一個方向,讓他可以選擇較好的對象來當他角色認同的對象。

當情緒的主人

情緒在現在社會中似乎顯得重要,尤其情緒失控很容易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很多人會主動來詢問如何可以協助孩子的脾氣,讓孩子可以做到自我控制自己的情緒。

 

這聽起來很在理,但是人本身就具有情感,如何做到完全控制或全然得宜呢?一般來說,若要駕馭自己的情緒第一步要做的事就是要知道自己有哪些情緒。人的情緒有正面的,例如:開心、高興、欣喜…等;也有負面情緒,例如:生氣、害怕、焦慮等;還有中性情緒,例如:平靜、無聊、平淡等。老天爺讓我們有這些情緒都是有道理的,因為情緒,我們人才得以做到自我保護。舉個例子:當人遇到危險的事,情緒首先出現的是害怕,當人在害怕的時候,這時就有兩件事要做,一件就是面對、解決,另一件就是避開、逃走,這兩種行為都是我們人自我保護的一種。另一個情緒的好處就是,當我們在生日時有朋友送禮物過來,我們的心情是高興的,因為高興情緒我們對朋友的情誼就更加深,也可以幫助我們人際關係。所以情緒對人來說是相對重要的。

 

既然情緒有這麼多的好處,那我們為什麼要學習調整情緒呢?因為我們想要避開的不是情緒,而是過多的情緒。

 

所以要駕馭自己的情緒,首先要知道的是自己的感覺是如何來的,如何發生的,有哪些情緒?這些情緒帶給您什麼想法、感受,他會影響您的行為、決定、好惡嗎?情緒的不自然會影響您的人際關係嗎?您會喜歡這些影響嗎?若喜歡,那我們就繼續下去;若不喜歡,那我們就需要調整了。

 

所以當您發覺過多情緒要出現時或有徵兆時,我們就要有因應的策略出來。例如:當您的情緒將要暴衝時,您可以選擇一個空間或時間,讓自己可以試著平緩下來,您可以選擇深呼吸、口語提醒自己冷靜,若這些方式都不行,那您就要選擇一個發洩情緒的地點,這地點要安全的、祕密的、有人知道您會在這裡發洩情緒,但發現時儘量不要被外人看到;發洩的方式可以對著牆罵、對著娃娃或球打。當情緒宣洩後,您就接著開始著手情緒徵兆前要做的事。

 

當然不是每次都要情緒那麼滿才宣洩過多的情緒,平時我們就要做好保養。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安排一些休閒活動,這些活動恰恰就可以平緩我們過多的情緒,您可以選擇跑跑步、練練氣功,看看畫展、聽聽音樂,或欣賞古典表演演出,這些都對您的情緒有大的幫助。當然,我們也可以做做SPA、玩玩桌遊,做些您有興趣的事讓自己心情更開心!

公平對自己

孩子越大我們發現他的生活圈子的朋友也越來越多,從鄰居、公園玩樂朋友、一直到學校天天相處的同學,這些漸漸擴大到小孩的生活中,人與人的互動方式也就漸漸發展或被其他人影響,他的生活就不再以父母親為主了。雖是如此,但是當孩子未成年我們仍要負起養育的責任,孩子也會習慣去觀察或注意我們與他人互動的行為模式,做為他與他人互動的典模。

 

孩子越大漸漸開始會有群體的關係,在群體中就會有跟人在相處上可能遇到的狀況,孩子會開始思考:我要如何跟人互動、如何做可以讓自己與他人更好,如何做可以讓自己可以跟其他人一樣,怎樣才算是群體中的一分子。開始會尋求團體成員認同,而這些行為該要如何表現,我想就像弟子規中所描述的待人處事的行為。團體的存在通常是基於一種對彼此的認同以及相互合作,並且大家有相同的信念達成某一個目標。

 

可是,有時候我們會遇到一種一情況,明明就是知道該怎麼做才好,可是卻會遇到”小團體”的情況。在各個小團體中會發展出一、兩位領導,這領導特質往往可決定這小團體的走向與成員間的互動關係,而人是群居性的、會傾向同儕或團體的認同,所以在小團體中當出現一些風氣時,其中的成員就容易往這些風氣表現,其中教人詬病的風氣就是:小團體意識高漲時,容易有排他性的現象發生,就是「如果你跟我好就不能跟誰好」。在小團體中的成員也容易受這樣的團體潛規則影響,明明不喜歡但似乎要照著這樣的方式去做。

 

此時父母親可以做的事:

 

1.不要急的出手去幫孩子解決問題,要知道這是他的人際關係,我們可以從旁給予關心與建議

2.向小孩說明一般合宜的行為,這些在弟子規中的行為可以再次與孩子討論

3.與孩子討論領導者的特質,例如一些偉人傳記中好領導的特質是什麼,讓孩子可以學習分辨,選擇適合自己的朋友

4.鼓勵小孩積極參與不同的活動、認識不同的人,讓他知道如何選擇與加入適合自己的團體

5.引導他在團體中如何可以得到真正的榮譽感,例如:球類活動中贏得勝利得到大家的稱讚。

 

在人際團體中,我們為了團體有時候多少會犧牲自己的利益,但這些是情操並不是委屈、勉強,有時候在利益衝突時可以思考哪些選擇是對自己與他人都是公平的,儘量選擇對大家都公平的方法。

做錯就改嘛

前一篇文章中我們建議父母親讓孩子可以感受生活中的週遭,培養自己對於他人的感受,這是同理心也是在人際互動中一項重要的能力。

 

因為可以感同身受,我們就較可以知道他人在遇到一些事時他可能的感覺與心情,他會如何的反應。因為可以理解,所以我們在言語表達終究會去思考如何說、如何講才不會讓對方難堪;在行為上,我們會去思考如何做、如何行動才不會讓他人受傷,基本的立場是為對方想的。

 

那什麼情況之下孩子會說謊呢?一般來說,一是為了避開責罰,二就是希望可以在他人面前有好的形象。孩子還小,所以當他們想要避開不好的後果或想要在他人面前有好的樣子的行為往往與父母親有關,當然父母親都想為孩子好,可怎麼會發生這樣反效果的事呢?

 

這時我們可以試著去思考與孩子之間的互動,到底在那一個互動之間影響了這樣的後果?前段提到孩子會說謊有一個理由是為了避開責罰,這時我們可以思考:在孩子做錯事時,我們的反應或處罰是否是孩子可以承受的範圍?當然前提是為孩子好,我們才會有處罰行為。一般來說,我們常用的方式多是:警告、暫停、減少他當下的利益、彌補對方損失、為自己行為負責任…等,口語罵他、動手打人也是處罰的一種,這些都可以用,但是在處罰前,我們可能要思考哪些處罰的方式效果會好一點、好用,那我們就常常使用這方式。但若有一種處法方式,我們常用卻效果不好,或使用它時其實是在發洩情緒,那就請您不要再用了,畢竟處罰的方式這麼多種,就不要執著哪一項了。

 

隨著孩子不同的年齡我們所要做的處罰當然就不同。孩子越小,我們處罰的方式多是用暫停、減少他當下的利益的方式為主,例如:當小小孩將他人所做的積木弄倒時,我們要做的就是握著他的手3到5秒,告訴他這行為不可以,另一方面要思考的是:是否要訓練孩子要等待與輪流的行為,來代替不好行為。

 

孩子越大,我們就要越考量他背後的動機,隨著年齡越大與人際之間關係越有關。當孩子可以預期事件後可能會被責罰,知道如何避開處罰,或孩子想要在他人面前有好形象,他就會傾向去往這方面來做,當然剛開始的動機並非故意,但久而久之就會變成習慣。這時我們要思考的是:是否我們的處罰方式太過、孩子承受不住?這時我們就調整處罰的方式,例如:當孩子說謊時,我們可以先知道原由,說明前因後果與可能的後果思考,然後減少他當下的利益(這時停止他當下的活動、禁足、不能去玩、罰款),之後與孩子思考如何彌補對方損失,請他做出彌補的行為以及之後可以做的正確行為來。這樣的問題解決方式也可以讓孩子知道:之後若遇到相似的情形時可以找到處理問題的方法,他也不會無所適從,採用說謊的方式。

很多時候孩子一些行為的開始多是因為好奇才表現出來並非故意的,每個人都會犯錯,重點是犯錯了如何改正,而非一直強調錯事的本身,強調做錯的事反而容易讓孩子沒有自信與破壞您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呢。

 

體驗生命美好

這篇內容主要是要提醒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的一些行為、留意他人感受,如何不要打擾他人。這讓我們知道弟子規的內容不是單單只關注到自己,而是他的出發點是對別人好,告訴我們如何在生活中大家在一起可以和平相處。

 

在做出這樣可以體諒他人的行為,第一件事就是要學習是否可以同理他人。之前文章中,我們有提及如何引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感覺他人的感受,而這篇則是在生活中真的要去感受他人的感覺。

 

針對對同理心的定義中,同理心就是感同身受,孩子要知道自己處在這樣的情況下的心情與想法,有這樣的經驗後,他才可以推敲得出來他人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是怎樣的心情與想法。

 

所以在同理心的訓練中,父母親第一個要做的事就是要孩子有多的生活經驗。當然,我們可以安排孩子去參加很多的體驗營,但是坊間很多的體驗營多是被塑造或在限制之下的體驗,那並非真能讓孩子去”體驗”,而是”認識”這件事,所以這裡的體驗是讓孩子可以真實去感受到他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快樂經驗也好、傷心的經驗也好,這些好、壞經驗都是構成我們生命中重要的體驗,因為失敗的經驗也正是我們邁向成功的一個重要的歷程,所以讓孩子成長過程中並不一定都是要快樂的體驗。

 

所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親是否可以放心讓孩子長大卻是一件重要的事。人生中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假如這是人生定律的話,學習從挫折中爬起來的經驗才可以讓人感到快樂。

 

因為有足夠的生活體驗,孩子才會知道他要怎麼做對方才會愉快,而這個愉快的心情是為了自己而快樂,並非是取悅他人。

 

另一個會影響孩子去感受他人的感覺,我想可能是3C用品。電視、電腦的使用多是單向的,且這些感覺或感受多是快速的刺激,常常人們有感覺、感受時,很容易就被下一個刺激所影響,有時候這些感覺就無法停留在我們腦子裡去好好的思考。但這些3C用品已經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做的事就是當節目或遊戲結束後,可以跟孩子討論這個節目或遊戲對他的感覺、想法,並引導孩子去做更多的想法。當然,若可以將使用3C用品的時間做調整,增加一些其他活動的話,也可以協助孩子的感受力。

 

當一個人對生活、對人更有感覺時,他就越可以為自己、他人創造更多的可能性,越願意為自己與他人著想。

培養好行為的方法

這篇內容主要是要提醒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的一些行為,如何不要打擾他人。這讓我們知道弟子規的內容不是單單只關注到自己,而是他的出發點是對別人好,告訴我們如何在生活中大家在一起可以和平相處。

 

現在生活繁忙,每個人都被現在的生活模式逼著要急、要快,但是在長期的急躁壓力下,人們也就無法留意自己的行為是否會打擾到他人,尤其在習慣急、快的生活模式下,我們也越容易忘記如何跟人好好的相處,很多時候因為急或快,我們的行為就容易輕忽或態度就變得無所謂,人際關係也就被打打折扣,有時候可能還會覺得對方為什麼要大驚小怪。

 

所以訓練”慢下來”可是一件重要的事。在上一篇中我們提供了一些靜心的方法,這篇我們將提供一些如何協助孩子好表現的方法。

 

一般來說,人要如何表現、展現那些好行為,這些規範或舉止在很多的書中都寫得相當的多,除了弟子規外,包括:顏氏家訓、三字經或一些經書中都寫得明確,所以要讓孩子有這些行為第一件事就是:要讓孩子知道有哪些好行為?

 

所以要塑造一個好行為發生,第一個要與孩子定義目標行為是哪幾個?一般來說,若一下子要訂太多行為規範,有時候會讓人覺得壓力大,反而會讓孩子不願意配合,這樣只是讓孩子更拒絕遵守。

 

所以我們可以先從短期目標的行為來跟孩子討論,去尋找哪些行為是您與孩子共同覺得重要的行為,一般來說在訓練期間(以一個禮拜為限)以4-5個目標行為為主。與孩子討論這行為的優點,鼓勵他可以培養這項行為,然後協定達成好行為的獎勵(一開始可以用獎品並加入口頭獎勵,最後慢慢調整到單純的口頭獎勵,避免孩子要獎品的胃口越養越大)

 

視行為表現的需求,以一天為單位還是以一星期為單位來獎勵孩子?雙方確定後,就可以開始執行了。無論所訂的規範是否合宜,記得都以一星期為限,下一個星期再次訂規範時就將他調整到最合宜的規則。

 

在執行這項行為訓練時,可以用記點的方式來記錄。孩子有做到就記一個點,每記一個點時也順便口頭鼓勵一番,讓孩子更有動機去作業,也讓孩子覺得他的努力父母都可以看的見,以加深好行為的培養。

 

經由這樣的練習方式,孩子也就越容易去覺察到自己的行為是否合宜、是否可以達到標準,也越容易去調整自己的行為,這樣也可以教導孩子做到自我要求。

 

當孩子該項好行為達到標準(成為習慣)後,我們就可以換另一項好行為為目標行為,再用這樣的模式來訓練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可以內化這模式,他自己就知道如何去調整或自我訓練,家長就不用那麼費心了。

 

當然,有一些行為我們口頭跟孩子說明,他就可以理解與養成,這樣的好行為就不需要用以上的方式去培養,上面的行為獎勵方式是針對一些小朋友較困難執行的行為,所以並不是每一項行為都可這樣獎勵喔!

靜心身體感

現代人生活繁忙,很多時候忙到自己在做什麼事情或什麼動作也不一定可以感覺的到,很多時候也感受不到自己當下的情緒,這樣的行為模式持續的長久下去很容易得到文明病。

 

在心理學中有一種自我覺察的方式是從身體的感覺開始,這與弟子規中的『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有點相似,但是弟子規中是小朋友在教養中學習到自己當下的一舉一動,而心理學中的身體感是在行動中去感覺自己的當下的感受。

 

感受自己當下的一舉一動,很多時候是要讓自己可以靜下心來,藉由身體上的舒緩減輕身體上的病痛或調解自律神經,這樣的靜心及呼吸協調讓人身體可以得到休息,這在醫學上已經得到證實。所以在弟子規中看到這幾句時內心相當高興。若從小小朋友可以學習到去留意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小朋友本身是一件好事。

 

當然知道自己的言行,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很多時候是考量在人際互動中自己的合宜表現,適當或適應的行為表現也可以讓我們有好的人際關係,所以協助孩子行為的自我覺察其實是重要的。以下分享一些可以教育&訓練孩子自我覺察的一些方法:

 

1) 呼吸練習。讓孩子可以慢慢練習深呼吸,剛開始可以用數數的方式增加呼吸的長度,之後緩和呼吸的頻率,直到孩子感到舒服就可以了;不需要逼孩子應該要呼吸到哪一種標準。

2) 咀嚼葡萄乾。讓孩子吃一顆葡萄乾,但是我們是比賽看誰吃的最慢。請孩子感受剛開始吃葡萄乾時,葡萄乾的味道是什麼?當咀嚼到一段時間後,葡萄乾的味道變得如何?必較兩種味道。

3) 慢慢走路。當孩子可以覺察咀嚼葡萄乾前後味道差異時,就可以讓他慢慢行走,讓他感受在行健時他的身體感覺,例如:地板的觸感?穿襪子走路的感覺是?當抬腳時,身體可以平衡嗎?

4) 打坐。這是一種更深層的協助孩子自我覺察的方法。打坐的機制中可以協助孩子可以去覺察身體的各個反應,增加專注力與幸福感等。

 

當然,協助自我覺察的方法很多,在這裡就介紹這幾種。以上四種看起來簡單,但是執行起來不一定容易。建議親子一起練習,互動中您會發現更多孩子的反應,會讓您更了解您的孩子喔!

風格我主張

很多人說現代人很追求風格,其實我覺得追求風格並沒有什麼不好,追求風格反而可以凸顯自我及展現自我能力的一個好指標,但是一個風格的展現真的是自我要表現的嗎?還是盲目的追求?

 

想想看,我們所吃的食物、所喝的飲料、所穿的衣服、所要居住的地區、開的車…真的都是我們想要的,還是廠商廣告無時無刻狂打,讓我們以為的食衣住行就如廣告潮流的樣子,我們的風格是否早就被廠商廣告定義了,在他們的架框中定義?!

 

與心理師的互動中,我們常常要幫助一個人去做”自我覺察”,以下會詢問一些日常生活中會使用到的東西,請大家想想看,您會想到什麼?

 

 

例如:一天早上的開始要吃早餐,您會想要吃什麼?那時會想要喝咖啡嗎?您會想要喝哪一個品牌?去買衣服,哪一種品牌的衣服可以展現您的風格?包包呢?要買哪一個牌子才能帶得出去?出門駕駛哪一種車可以凸顯您的地位?

 

 

大家腦力動了一下後,有沒有發現這些定義是怎麼來的?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的生活其實是被控制了。在這麼多的商品廣告中去找符合他們的定義,那麼我們剛剛講的自我風格跑哪裡去了?自我風格呢?

 

自我風格,是由自己定義,但也不單單自己決定,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也需要別人的認同,所以在這錯綜複雜後釐清自己想要的樣子。有時候跟廣告相似也沒關係,重點是那是您想要的,還是一味的追求品牌。

 

名牌其實是代表一個人的身分,並不是說超格的去做,有些人尚未符合相對應的身分地位時,若想要穿戴高貴的物件,一旦這樣做反而會讓人有好高騖遠的印象,會讓人覺得不踏實、不能信任。所以在追求風格前,先自我覺察一下,看看自己的樣子、外表是否符合?自己喜歡嗎?哪一種方式可以凸顯自己的優點、隱藏缺點?其他人看到會覺得突兀嗎?花費的費用自己可以承擔嗎?這樣的消費多久一次才可以讓自己生活無負擔?

 

當然還有一個最方便的方式,就是直接找造型設計師來幫忙,找專業這是最快的,所以最後就是: 造型設計的這個樣子自己覺得舒服嗎?如果這幾個條件都可以通過的話,我想您的風格就可以應運而生。

 

風格由自己決定,所以價錢、品牌,東西的多寡就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