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960x300古弟子規動畫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汙穢。

 

【注釋】

(1)冠:帽子。
(2)正:端正。
(3)紐:同「鈕」,鈕扣。
(4)結:扣上。
(5)履:鞋子。
(6)俱:都。
(7)緊切:綁緊。
(8)亂頓:胡亂丟置。
(9)致:導致。
(10)污穢:骯髒。

 

【白話解說】

戴帽子時,一定要把帽子戴正,衣服的鈕扣一定要扣好;穿上襪子、鞋子都要把鞋帶綁緊。脫下的帽子、衣服,要掛或放在固定的位置,不要胡亂丟置,導致家裡環境骯髒零亂。

 

【參考故事】儒者衣冠適中 學識淵博

魯哀公問孔子說:「先生您身上穿的,是儒者的服裝嗎?」

孔子回答:「我年幼時住在魯國,穿著魯國人穿的寬大袖袍。長大後住在宋國,戴著宋國人戴的黑布禮帽。我聽說有德君子需廣泛學習,學識淵博,服裝只要入境隨俗,衣冠適中就可以了。我從不知道儒者還有什麼特殊的服裝啊!」(出自《禮記·儒行》)

 

(十二)

 960x300古弟子規動畫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晨必盥 ,兼漱口;便溺回,輒淨手。

【注釋】

(1)朝:早上。
(2)眠:睡覺。
(3)遲:晚的意思。
(4)易至:很快就到。
(5)惜:愛惜。
(6)時:光陰。
(7)盥:洗臉洗手。
(8)兼:同時、一起。
(9)便溺:指上廁所。
(10)輒:每次。
(11)淨手:洗手。

 

【白話解說】

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利用時間多多學習,可以晚一點再睡;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時光,因為人很快就會變老了。早晨起來,必須要洗臉、刷牙漱口;每次上完廁所之後,一定要馬上洗手。

 

【參考故事】聞雞起舞

據《晉書·卷六二·祖逖列傳》載,祖逖字士稚,范陽遒縣(今河北淶水縣)人,性格豪邁、為人俠義,常救濟貧苦人家,所以很受人們敬重,當時國家情勢內憂外患,祖逖立志要為國家盡力,平定動亂。

 

之後他與好朋友劉琨一起在司州任職,因為志向相同,兩人便住在一起,相互砥礪。當時兩人眼看著胡人南侵,家國殘破,心裡都非常悲憤,便立志要報效國家。有一回,祖逖在半夜時聽到雞啼聲,雖然天還沒亮,但他驚覺時間相當寶貴,應該好好把握,就叫醒睡在一旁劉琨說:「聽到雞叫聲了嗎?我們得趕快起床,把握時間練武吧!」於是兩人無懼夜裡的涼意,到院子裡舞劍鍛鍊身體,每天都不間斷,練就了一身好武藝。

 

後來祖逖受到皇帝的賞識,被任命為大將軍,帶兵平定動亂,收復許多失土,一償報效國家的心願。而劉琨則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展現了他的能力。

(十一)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注釋】

(1)低:輕聲細語。
(2)聞:聽到。
(3)卻:反倒、反而。
(4)宜:適當。
(5)趨:快步走上前。
(6)遲:緩慢。
(7)起對:站起來回答。起,起立。對,對答、答話。
(8)視:看、注視。
(9)事:侍奉。
(10)諸父:父親的兄弟,父之兄稱伯父,父之弟稱叔父。廣義指父親的同輩。諸,諸位、許多。
(11)諸兄:堂兄、表兄。伯叔的兒子稱堂兄弟,姑母、舅父、姨母的兒子稱表兄弟。「諸父諸兄」指父親的親戚,但此原則也適用於母親的親戚。

 

【白話解說】

在長輩面前,說話要輕聲細語;但聲音太小聽不見,反而不適宜。到長輩面前要快步前進,告退時要放慢腳步;長輩問話要起立回答,注視長輩,不可東張西望。侍奉各位叔叔、伯伯,如同侍奉自己的父親;侍奉各位堂兄、表兄,如同侍奉自己的兄長。

 

【參考故事】張良敬老  三趨圯橋終得道

張良,字子房,漢朝開國功臣,封為留侯,為大司徒。

張良小時候,路過江蘇省下邳縣的圯橋,正颳著大風雪,那時他遇到一位頭綁黑頭巾,身穿黃衣的老人,把鞋子掉到橋下了。老人看著張良說:「小孩,幫我把鞋子拿上來。」張良毫無厭煩之意,馬上幫老人下橋撿鞋,雙手奉上。老人伸出腳來穿鞋,張良更恭敬的幫他穿上。老人笑著說:「這孩子可以教啊!明天一早來這裡,我有東西要教你。」

 

隔天一早天快亮的時候,張良就依約前來,老人已經在那裡了,老人說:「我們約定好了,你卻比我晚到,不能把道傳給你。」如此跑了三次,第三回張良先趕到了,且毫無倦怠之意,老人很高興,拿書給他說:「讀此書可為帝王師,如果要再求教於我,就到山東省穀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了!」張良讀這本書後,能隨機應變,輔佐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後人稱這本書為「黃石公書」。用此書修身,能修煉氣功,辟穀斷食,進而身體輕盈,得道成仙。

 

張良屍解離世後,埋葬在陜西長安的龍首原。西漢末年赤眉之亂,農民組成赤眉軍,到處捕殺官員和軍人。當時有人挖出張良的墓,只見到黃石枕,石枕忽然凌空飛去,有如流星,卻沒看到張良的屍身和衣帽。

 

張良登仙位,為太玄童子,常年跟隨太上老君(對道家始祖老子的尊稱)於仙境。他的第八代孫子張道陵出家修道,於鶴鳴山白日飛升,得道成仙後,到崑崙山朝見西王母,張良也前往參加盛會。(取材唐代杜光庭《仙傳拾遺》)

 

(十)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注釋】

(1)疾:快速。
(2)趨:快步上前。
(3)揖:拱手行禮。
(4)恭立:恭敬的站好。立,站立。
(5)猶:仍然、還。
(6)待:等待。
(7)餘:多出的。
(8)命:命令。
(9)乃:才。

 

【白話解說】

路上遇到長輩,要趕快走上前去行禮請安;長輩沒說話,就退到一旁恭敬的站著。騎馬遇到長輩要立刻下馬,坐車遇到長輩要立刻下車;長輩走過去還要等一下,等到長輩離開一百多步自己才能走。長輩站著,晚輩就不能坐下;長輩坐著,命令你坐才可以坐下。

 

【參考故事】楊時、游酢立雪程門

宋朝進士楊時、游酢,是程門(注1)四大弟子中的兩位,他們遠從福建到河南拜師求學,留下「程門立雪」的千古佳話。

 

楊時從小是個神童,很會寫文章,二十幾歲就考中了進士。但他放棄高官厚祿,求學於程顥。程顥目送他歸去時,曾有感而發:「吾道將南傳了!」

 

游酢年少時天資聰穎,過目成誦。程頤一見到他,就稱讚他的資質可傳承道統。楊時、游酢先拜程顥為師,程顥死後,他們已經四十歲,早就考上了進士,仍然又向程頤繼續求教。

 

楊時和游酢初次拜見程頤,程頤正閉目靜坐,二人恭敬的站立一旁等候。程頤發覺時,看著他們說:「你們還在這裡啊?天晚了,回去休息吧!」一出門,才發現門外積雪已深及一尺。後人以「程門立雪」比喻尊師重道,誠懇求學。(取材宋代《二程語錄》)

 

二人後來都學有所成。楊時官至龍圖閣(王室圖書館)直學士,並把所學傳入福建,為「閩學鼻祖」(閩,福建簡稱)。游酢歷經太學博士、教授、監察御史、知州等官位,因為游酢德行純正,做事厚道,做官所到之處,人民愛戴他有如父母。

 

 

(九)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顯能。

【注釋】

(1)或:或者。
(2)長:長輩。
(3)呼:叫。
(4)即:立即、立刻。
(5)代:代替。
(6)稱:稱呼。
(7)顯能:顯現才能。

 

【白話解說】

無論吃飯喝水,或行住坐臥;長輩優先,晚輩在後。長輩叫人,要立刻代替長輩叫喚;要叫的人不在,自己立刻到長輩面前幫忙。稱呼長輩不可叫名字;對長輩不可顯示誇耀自己的才能。

 

【參考故事】王氏自食糟糠

明朝夏誠明之妻王氏,是江蘇無錫的農家婦女,家境貧苦,又遇上荒年,丈夫到外地工作,王氏日夜不停的紡紗織布,盡力準備飯菜給公婆吃,自己以糟糠和野菜果腹。

她婆婆偶然進到廚房,看見她吃的東西,忍不住流下淚來。後來王氏享年八十多歲,沒有病痛,安然而逝。家人夢中看見打旗奏樂的隊伍,迎接孝婦而去。同里有位貢生,每過王氏家門,必定在門外敬禮三次,表示恭敬。

(八)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注釋】

(1)兄道:為兄之道。道,道理、法則。
(2)友:友愛。
(3)恭:恭敬。
(4)睦:和睦。
(5)輕:看淡、看輕。
(6)怨:怨恨。
(7)何生:從何而生?何,哪裡。生,產生。
(8)忍:忍讓。
(9)忿:憤怒。
(10)泯:消除。

 

【白話解說】

哥哥應該友愛弟弟,弟弟應該尊敬哥哥;兄弟能和睦相處,孝道就在其中了。兄弟間對財物看得很輕,怨恨從哪裡生起?彼此言語上多忍讓,怒氣自然消除了。

 

【參考故事】煮豆燃萁  曹植七步作詩

三國時代的魏文帝曹丕,與其弟曹彰、曹植,都是卞太后所生。曹丕繼承魏武帝曹操的王位後,因妒忌任城王曹彰勇武強壯,誘騙他吃毒棗而死,太后解救不及。曹丕又要加害東阿王曹植,太后說:「你已經殺我兒子任城,不得再殺我兒東阿。」

魏文帝曾命令弟弟曹植於七步內作詩,不成就處以重刑。曹植立刻作詩回應:「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魏文帝聽了面露慚色,深感羞愧。(取材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七)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注釋】

(1)疾:疾病。
(2)嘗:通「嚐」,用嘴試味道。
(3)晝夜:從早到晚。晝,白天。
(4)侍:侍奉。
(5)悲咽:悲傷哽咽。咽:聲音堵塞。
(6)居處:居住的地方。
(7)絕:阻絕、斷絕。
(8)盡禮:遵守禮節。盡,盡力。
(9)祭:祭拜。
(10)盡誠:心意真誠。
(11)事:侍奉。

 

【白話解說】

父母生病,子女要先嚐嚐湯藥的冷熱是否適中;日夜服侍,不離開父母床邊。父母去世,子女守喪三年期間,常懷悲傷感恩之心;生活變得更簡樸,斷絕酒肉享受。為父母辦喪事要遵照禮儀,祭拜要恭敬虔誠;侍奉去世的父母,如同侍奉父母生前。

 

【參考故事】丁蘭刻木事親

漢朝丁蘭,小時候父母就去世了,來不及奉養雙親,但常想念父母辛苦的生養之恩。

丁蘭用木頭雕刻父母的人像,侍奉他們就像父母還活著一樣。日子一久,他的妻子就不太尊敬了,用針刺雕像的手指來戲弄,沒想到雕像手指竟流出血來。木頭雕像看見丁蘭,又眼中流淚。丁蘭問明情況,把妻子休棄了。(取材《二十四孝》)

(六)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注釋】

(1)諫:勸告。
(2)更:更改。
(3)怡:溫和愉悅。
(4)吾:我。
(5)色:臉色。
(6)柔:柔和。
(7)不入:不接受。
(8)悅:愉快。
(9)復:又。
(10)號泣:哭泣。號,大哭哀號。泣,低聲啜(ㄔㄨㄛˋ)泣。
(11)隨:跟隨、伴隨。
(12)撻:打。
(13)怨:埋(ㄇㄢˊ)怨。

 

【白話解說】

父母親有了過錯,要好好規勸使他們改正,自己要和顏悅色,聲音柔和;父母不聽勸告,要等到他們高興時再規勸,還不行就哭泣哀求,就算被打也毫無怨言。

 

【參考故事】秀貞勸母救妹

明朝時,楊秀貞的母親一連生了三個女兒,沒有兒子,生第四個又是女兒,母親氣極了,要把女嬰淹死。當時楊秀貞十三歲,急忙抱起妹妹,向母親下跪哀求:「母親為了要兒子就殺女兒,越得不到兒子啊!如果煩惱以後的嫁妝,就把我的陪嫁給這個妹妹吧!」

祖母罵她不懂事,秀貞又跪著稟告祖母:「祖母天天念佛,現在卻見死不救,念佛有何用呢?」祖母也被感動而明白了,於是留養女嬰。兩年後,秀貞母親果真生了一個兒子。

母親生兒子時,秀貞的父親夢見祖父告訴他:「如果第四個女兒不留下來,這個兒子鐵定不能生的。」因為秀貞當初的跪稟之言,至孝感動上天,才得以延續楊家血脈。

好奇心的誘惑

六年十二班被全校師生公認為六年級中文武雙全的班級,是各班追尋的目標。班上的班長-沈明惠,更是樣樣比賽都拿第一。

快要畢業了,同學們心裡都開始浮躁不安,六年十二班的學生也沒有例外。老師再三叮嚀同學:「六年來的小學生涯就快結束了,你們要持之以恆,不要半途而廢。」第一次月考結束後,班上的一些男同學開始蠢蠢欲動;先是一個、兩個,一直到全班的男生,每一個都跑到網咖打電腦,玩到通宵。就連班上的「乖乖牌」-明惠,都禁不起誘惑…….

不知是老師觀察不夠細微,還是同學們把這件事隱藏得很好;別說老師了,連跟學生們最親的爸爸媽媽也都不知情 。「小宇,聽說你的巫師已經二十八等了,哪天我找你『車拼』一下。」「好啊!有什麼問題,本大爺隨時奉陪!」班上的話題總是離不開現在炙手可熱的線上遊戲。明惠心裡想:「我的弓箭手才十六等而已,看來真的得好好『認真』一下,多一些時間來練等了!」

漸漸的,明惠花了更多時間在打電腦。網咖也並不是免費的,明惠的零用錢花光了。明惠心裡萌生了一個念頭:「反正爸爸媽媽薪水那麼多,偷一點他們不會發現的。」她愈偷愈多,從一開始的一、兩百元,到了現在的五、六百元,明惠似乎認為自己很聰明,父母、老師都是傻瓜。而且是小廷起頭偷錢的,她不會被發現的。班上的同學也直說明惠的弓箭手很厲害,讓她好有優越感,之前在得到第一名時所擁有的成就感,現在只有在那虛擬世界裡的弓箭手升等時才感覺得到。

有一天,老師把明惠叫到教室外,明惠以為老師有事要請她幫忙,但是她的猜測是錯誤的。「明惠,老師覺得妳最近怪怪的,不但功課經常遲交,而且上課常常打瞌睡,為什麼?」「老師,我……我 ……」明惠支支唔唔的說。「明惠,老師不知道該不該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天,老師到轉角的便利商店買東西,看到你和班上的男同學在網咖打電腦。我今天問了小宇,他說你還偷了爸爸媽媽的錢,這是真的嗎?」

明惠不知道該怎麼樣回答老師,她做下了錯誤的決定。「老師,妳誤會了,我們家的電腦壞了,我到網咖去用電腦查資料。我只是跟小宇開玩笑而已,沒想到他以為是真的。」一閉上口,明惠後悔了。老師瞄了她一眼,作勢要她回教室,明惠這才鬆了一口氣。

繳牛奶錢的日子到了,一向都有訂牛奶的明惠,這次竟然沒有訂。「可能是家長忘了吧!我打電話去問問看。」電話響了幾聲後,便接通了。「喂?啊!老師,有什麼事嗎?」「先生,明惠這期沒有要訂牛奶嗎?」「有啊!我還特別提醒她要記得呢!」「是嗎?我再檢查看看是不是我沒有注意到!」「謝謝妳!那就拜託老師妳了!」

這時,老想起了前幾個禮拜和明惠的談話。她才發現,明惠說了謊。原來乖巧又懂事的班長,不但到了少年不適合留漣忘返的不良場所,而且還偷了父母親的錢;最重要的,她欺騙了老師。老師從來也沒有想過,那麼沉得住氣的明惠,竟然因為一時好奇心的誘惑,而步入歧途。老師心裡百感交集,事實已經擺在眼前了,她不得不相信一切。

老師心裡十分明白,再一次的約談,只是會讓富有羞恥心的明惠感到難堪。她決定讓全班知道此事,只不過是以匿名的方式來說。這一節課是社會課,但是老師並沒有請大家把課本拿出來。老師站在講台上,說:「上了國中,科目裡,會多了一個『公民與道德』。老師現在講一個故事,大家仔細聆聽。」老師把目光放在明惠的身上,而這時明惠心裡十分恐懼:「不會是我吧?」

「有一個十分乖巧的小女孩,在六年的小學生涯快結束時,作了一個不明智的決定:她選擇了在幾乎完美的小學生涯中半途而廢,去追尋虛擬世界裡的快樂。」老師這時發現,明惠頭低得好低,臉上的表情十分尷尬。「這個小女孩不但天天到網咖熬夜打電腦,而且也因她的零用錢用光了,偷了父母的錢。不但如此,她還向老師撒謊,不願意說出實話。」這時候的明惠,已經熱淚盈眶了。

「老師說這些只是要大家了解:網咖並不是不好,而是因為太多不良少年進進出出。老師和家長會擔心你們的安全。老師是你們在學校的媽媽,有資格了解你們的狀況和去處。至於偷東西本來就是不好的習慣。所謂的『公民教育』,就是要指導這些未來的主人翁,如何做好一個公民、如何遵守道德。只要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應該時時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行為,實施『禮、義、廉、恥』四個字…… 」

下課後,就如老師所預期的,明惠不但向老師道歉,她還跟老師說:「老師,謝謝您在課堂上利用我的故事來做為示範,這更能夠讓我了解我所犯下的錯,會帶來什麼後果。我會改掉不良的習慣,為自己光明的前途鋪路、為自己築夢!」

明惠終於放下心中的一顆大石頭,她暗自決定,再也不要禁不起誘惑了!

文章選自校園人權小故事得獎文集

 

 

善待每一個孩子

多年以前,我服務於一所十分偏僻的小學,每天搭乘公路局班車上下班,車次很少,有時時間未到,車子已經揚長而去,有時車子半天不來,讓人等得心煩氣躁。

有一回,這樣的場景再度重演,我正走在歸途上生著悶氣,突然身旁停下一輛大型卡車,「你好,請上來吧!」抬頭一看,那不是我教過的學生嗎?

不錯,他不就是當年那個塊頭高大、動作遲緩、鼻子經常掛著兩道鼻涕的學生嗎?

他是我初任教職的學生,學習慾望低,國字的偏旁常常左右搬家,光糾正他寫好名字這件事,已經一個頭兩個大,憑良心說對他沒有什麼好感。

但當年那麼不起眼的孩子,卻在我最需要的時候適時出現,真教我既感動又羞愧,從此以後,我更加善待每一個孩子。

文章來源:聯合報89.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