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同世代的彈性度

弟子規這一篇,我想為人父母的我們真是一大關卡啊!要去承認自己有過錯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想當初孩子這麼小,還需要我們手把手的帶,一瞬間他就長大了,變得不好說服……。

 

想當初,我們說的就是聖旨,孩子就是服從,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漸有自己的想法、歪理一堆、還會頂嘴,有時候會氣到想把他塞回自己的肚子裡去。

 

但是啊!現在社會變遷這麼大,以前我們認為10年一世代,現在科技進步到5-6年就可能是一世代了。隔一個世代一代溝,想想看我們跟孩子代溝有多大,以前的真理現在有可能就不是真理,甚至於還可能是錯的。

 

這時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常常留意社會的變遷與理論,要訓練自己的適應能力與彈性度,還要記得同理心中所說的:雖不認同,但要理解。

 

孩子越來越大了,他同樣要適應現在變遷大的社會,再加上資訊的大爆炸,孩子有時候也不容易去找到生命的意義與真理,這時我們家長要做的可能要分為兩大項。一項是協助孩子如何去尋找生命的意義與真理—道理,另一項就是培養韌度。當然,我們要教孩子,我們自己也要做到啊!畢竟,身教大於言教嘛!

 

在心理師的訓練中,我們常常被提醒要去找自己的理論基礎與生命哲學,這是心理師的中心思想,用這樣的中心思想去看一個人、生命與生態環境,所以心理師這個職業是時時刻刻都要學習的,而我們人不就是這樣嗎?老天爺在不同的生命階段都給我們不同的生命課題,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去克服這些難關。所以在生命中的某一個課題,就是小孩長大了,他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了;我們也要長大,我們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生活了。

 

社會心理學中Erikson學者提出人一生中有不同的生命課題,所以我們要試著體諒孩子他也正在過他生命中的關卡,這時候我們可以回想當我們在這年齡時,我們是用哪些方法去度過難關的,整理後提供方法給他就好了,畢竟當孩子漸漸大了,他不需要手把手教導的家長了,這時我們退居幕後,讓孩子知道接下來他是他生命中的主角了。

 

這放手過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時會空虛、寂寞,有時是觀念衝擊,如果我們一直卡在這樣的念頭中,我們會相當辛苦的。此時,我們可以重新再將年輕時自己的興趣或未完成的事拿來做,好好安排自己的生活,家庭教養中的時間重新分配,慢慢增加自己給自己的時間。

 

記得,好好照顧自己就是幫忙孩子了,不讓孩子為您操心,孩子就可以安心去闖自己的人生了。

發佈留言

Name and email are required.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