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錯就改嘛

前一篇文章中我們建議父母親讓孩子可以感受生活中的週遭,培養自己對於他人的感受,這是同理心也是在人際互動中一項重要的能力。

 

因為可以感同身受,我們就較可以知道他人在遇到一些事時他可能的感覺與心情,他會如何的反應。因為可以理解,所以我們在言語表達終究會去思考如何說、如何講才不會讓對方難堪;在行為上,我們會去思考如何做、如何行動才不會讓他人受傷,基本的立場是為對方想的。

 

那什麼情況之下孩子會說謊呢?一般來說,一是為了避開責罰,二就是希望可以在他人面前有好的形象。孩子還小,所以當他們想要避開不好的後果或想要在他人面前有好的樣子的行為往往與父母親有關,當然父母親都想為孩子好,可怎麼會發生這樣反效果的事呢?

 

這時我們可以試著去思考與孩子之間的互動,到底在那一個互動之間影響了這樣的後果?前段提到孩子會說謊有一個理由是為了避開責罰,這時我們可以思考:在孩子做錯事時,我們的反應或處罰是否是孩子可以承受的範圍?當然前提是為孩子好,我們才會有處罰行為。一般來說,我們常用的方式多是:警告、暫停、減少他當下的利益、彌補對方損失、為自己行為負責任…等,口語罵他、動手打人也是處罰的一種,這些都可以用,但是在處罰前,我們可能要思考哪些處罰的方式效果會好一點、好用,那我們就常常使用這方式。但若有一種處法方式,我們常用卻效果不好,或使用它時其實是在發洩情緒,那就請您不要再用了,畢竟處罰的方式這麼多種,就不要執著哪一項了。

 

隨著孩子不同的年齡我們所要做的處罰當然就不同。孩子越小,我們處罰的方式多是用暫停、減少他當下的利益的方式為主,例如:當小小孩將他人所做的積木弄倒時,我們要做的就是握著他的手3到5秒,告訴他這行為不可以,另一方面要思考的是:是否要訓練孩子要等待與輪流的行為,來代替不好行為。

 

孩子越大,我們就要越考量他背後的動機,隨著年齡越大與人際之間關係越有關。當孩子可以預期事件後可能會被責罰,知道如何避開處罰,或孩子想要在他人面前有好形象,他就會傾向去往這方面來做,當然剛開始的動機並非故意,但久而久之就會變成習慣。這時我們要思考的是:是否我們的處罰方式太過、孩子承受不住?這時我們就調整處罰的方式,例如:當孩子說謊時,我們可以先知道原由,說明前因後果與可能的後果思考,然後減少他當下的利益(這時停止他當下的活動、禁足、不能去玩、罰款),之後與孩子思考如何彌補對方損失,請他做出彌補的行為以及之後可以做的正確行為來。這樣的問題解決方式也可以讓孩子知道:之後若遇到相似的情形時可以找到處理問題的方法,他也不會無所適從,採用說謊的方式。

很多時候孩子一些行為的開始多是因為好奇才表現出來並非故意的,每個人都會犯錯,重點是犯錯了如何改正,而非一直強調錯事的本身,強調做錯的事反而容易讓孩子沒有自信與破壞您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呢。

 

發佈留言

Name and email are required.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