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單元
ㄨˊㄒ︱ㄣ ㄈㄟ,ㄇ︱ㄥˊㄨㄟˊㄘㄨㄛˋ;
無心非,名為錯;
︱ㄡˇㄒ︱ㄣ ㄈㄟ,ㄇ︱ㄥˊㄨㄟˊㄜˋ;
有心非,名為惡;
ㄍㄨㄛˋㄋㄥˊㄍㄞˇ,ㄍㄨㄟ ㄩˊㄨˊ;
過能改,歸於無;
ㄊㄤˇ︱ㄢˇㄕˋ,ㄗㄥ ︱ˋㄍㄨ。
倘掩飾,增一辜。
【注釋】
(1)無心:不是故意的。
(2)非:過失。
(3)名:稱。
(4)有心:故意的。
(5)惡:罪惡。
(6)過:過錯。
(7)歸:返回。
(8)無:沒有。
(9)倘:如果。
(10)掩飾:隱藏。
(11)增:增加。
(12)辜:罪過。
【白話解說】
無心之過稱為「錯」,明知故犯稱為「惡」;知錯能改,過錯就消失了,如果還說謊隱瞞過錯,一錯再錯,就是罪加一等了。
【參考故事】
悔過好病 蝗災遠離
清末民初,有位王善人在東北辦義學(私人募款,免收學費的學校)。他的道德高超,山東人張雁僑跟他學會看性講病。
張雁僑回鄉後幫鄉人講病,效果奇佳,請求講病的人絡繹不絕(連續不斷)。他告訴鄉人:「一個人存著什麼心,就會變成什麼性。性情好就出貴致富,性情壞就煩惱生病。」張雁僑讓病人大聲說出自己的過錯,真的悔過了,病馬上就好。病好了回家先認錯,以後就要做好孝悌慈等倫常道德,上天不會怪罪悔過之人。
有一天,有人請張雁僑去他們村莊講蝗蟲。他說有人生病他會講,鬧蝗蟲他可不會講啊!大家都不相信,再三懇求,他只好去了。他到了村莊,看到遍地蝗蟲,急中生智,對蝗蟲說:「你們奉天命而來,因為這裡的人不忠不孝,違背倫理道德,所以上天降災來懲罰他們。我也是奉天命來講道,勸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盡倫常道。他們都決定要學做好人,你們別傷害他們的青苗了!」他問眾人:「蝗蟲走後,你們能盡孝嗎?」眾人齊聲回答:「能。」沒想到蝗蟲竟然真的飛走了,張雁僑也因此成名。